欢迎来到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64章 承包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4章 承包(1/2)

    虽然说潘季驯的束水攻沙之法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并不是标本兼治的法子,甚至过上几十年上百年后,黄河依旧会淤积抬升河床,可以现在明朝的科技水平,这是最好的法子了。

    只是一想到要花费如此大的代价治理黄河,朱祁镇也是一阵阵肉疼。

    虽然改为从山东的渤海湾入海,减轻了中原淮河一带的泄洪压力,可如何又快又省还要建造牢固的堤坝,这是个大难题。

    朝会散去,朱祁镇将内阁的王直、王佐、王崇古和刚刚回京不久的于谦还有潘季驯留了下来。

    朱祁镇坐在饭桌的上首,端着一碗浓稠的小米粥对身旁的侯宝说道:“给几位爱卿盛粥,朕和他们边吃边聊。”

    不多时,几人的面前多了一碗小米粥和几样咸菜,还有剥好的鸡蛋、龙眼包子。

    “先用膳吧。”朱祁镇笑道。

    几人有些拘谨的坐下,尤其是潘季驯,他是第一次和皇帝一起吃早饭,显得非常紧张,虽然是冬天,可脑门上全都是汗。

    “潘爱卿是河南人,再给他加一份面食。”朱祁镇又道。

    侯宝赶紧又给潘季驯盛了一碗海米疙瘩汤。

    “谢皇上。”潘季驯赶紧起身道谢。

    朱祁镇用筷子点点,示意他坐下吃饭。

    喝了半碗小米粥,朱祁镇若有所思道:“王佐,今年朝廷的赋税核算出来了没有?”

    王佐放下碗筷,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本子,打开后念道:“回皇上,除去南直隶和广东的海关税收用于河南救灾之外,米、麦税粮为2400万石,折粮银一百零二万两,国内商税合计八百六十万两,各色丝、棉、绸一百二十万匹,盐税一千二百零六万两。”

    朱祁镇默默在心里算着,心中也有些无奈,这个时代还是以征收实物为核心,看来大明朝的赋税改革还是要变,但是目前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过了年,这些钱该怎么用。

    “国家一年的税收的就这么些,皇上要治理黄河,臣等是赞同的,可如此浩大的工程,依照现在的国库收入,臣确实有些难办。”王佐道。

    朱祁镇也能理解他,钱就那么多,国家太大,花钱的地方太多。

    朱祁镇看了看潘季驯,潘季驯站起身道:“王阁老不必担心,下官其实有个法子。”

    王佐狐疑的看着他,却没有说话。

    “其实治理黄河可以承包给商人去做,朝廷和这些商人们签订合约,只要他们严格按照朝廷制定的标准完成自己承包的河段,工部验收合格,就可以领到钱,这样朝廷不仅前期不用垫付银钱,还省去了征发徭役所耗损的钱粮,同时还能增加百姓们的收入,一举三得。”潘季驯说道。

    王佐眼睛一亮,暗道平时还真是小瞧了这个泥腿子,没想到他居然还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

    朱祁镇也是惊为天人,这不就是后世的工程承包制吗,只是现在朝廷是发包方,下面的大商人是大承包方,然后下面还有无数小的承包方,这样朝廷不仅可省下一大笔开支,还能增加就业,真是好主意。

    “可是如此一来,百姓们一拥而上去干活,谁去种地?耽误了农时,未来几年朝廷的赋税恐怕要……”王佐又道。

    “这……”潘季驯确实没有想那么多,一时有些语塞。

    “呵呵,王爱卿不用多虑。”朱祁镇笑道,“百姓们通过雇工挣了钱,到了交税时可以以钱抵粮嘛。”

    “这……”王佐还是有些担心,大明朝一年就收那么多粮食,若是以后百姓们都用钱抵粮税,那朝廷以后用粮该怎么办?难不成掏钱现买吗?

    其实,这正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 庶女当嫁,一等世子妃 穿越空间:农门冲喜小娘子 我教日月竞风流【nph】 夏天到了(姐弟) 先来后到(1v2) 直女闺蜜的按摩棒gl(高h) 兄弟,刷论坛吗 带着萌娃去种田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